宝宝胎记哪些需要治疗?很多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,身上会长有一些胎记。面积小的还好,偏偏有些面积大,甚至还长在脸上,看着就很扎眼,着实不让当妈的省心啊。
胎记虽然让宝宝颜值低了些,但大部分都是无害的!有些胎记会随着宝宝的长大,慢慢缩小甚至消失。
但是,也有一些胎记是某些潜在疾病的征兆,宝妈们还是得重视起来哦!
宝宝的胎记五花八门,哪些不用管,哪些要看医生?那就花点时间,详细看看下面每种胎记的具体介绍哈~
婴儿血管瘤(也称“草莓样血管瘤”)
概率:较为普遍,每100个新生儿就有2个以上有这种胎记。
部位:可长在身体任何部位,较常见于头部和颈部。
特点:形似草莓而得名,多为红色。出生时可能不太明显,宝宝6月龄前会迅速增长。6个月后开始逐渐缩小。通常在孩子九、十岁之前就会消失不见。
治疗:发现血管瘤后,家长要及时咨询医生,商定治疗方案(也可能无需治疗,只需观察),并定期做好复诊。也不用太担心,大多数血管瘤都无需治疗就可以自己慢慢变小,甚至消失。
医生提醒:出现以下3种情况需要高度重视,及时就医!
1、血管瘤位置靠近身体关键部位,如眼睛、喉咙或嘴巴;
2、增长速度突然加快;
3、出现出血或感染情况(如发生溃疡)。
葡萄酒色斑
概率:少见。
部位:多位于脸部或四肢,也可长在身体任何部位(通常只在身体一侧)。
特点:颜色类似红酒,多为红色、紫色,而且通常会随年龄增长而加深。面积可大可小,成年后斑块可能会稍稍变厚。
治疗:这种斑不会消失,家长发现后需要及时咨询医生,并定期做好复诊。由于它通常在儿童阶段和成年时加重,对外貌也有一定的影响,在咨询过医生后,可考虑进行治疗。
医生提醒:有些酒色斑出现在眼周、额头部位,可能和眼部缺陷(如青光眼)和大脑畸形有关。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断。
先天性色素痣
概率:相当普遍。
部位:通常位于头皮或躯干,其他部位也都有可能长。
特点:颜色多为棕色或黑色,面积可小到直径只有1.5 cm不到,也可超过20 cm。斑块处可能会长有毛发。
医生提醒:虽然概率很低,但色素痣(尤其是大型色素痣),会演变成皮肤癌的风险。所以出现色素痣,要特别留意外观上的变化,包括颜色、大小、形状等。尽早咨询医生,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,并坚持随访。
咖啡牛奶斑
概率:非常普遍。
部位:可长在身体任何部位。
特点:颜色通常是咖啡牛奶混合色(棕色系)。数量和大小可能会随宝宝长大而有所增加,并且不会消失。
治疗:很多宝宝身上都有一两个咖啡牛奶斑,而且面积比较小,通常无需治疗。若是面积较大,影响了容貌,建议尽早治疗。
医生提醒:当宝宝身上出现6个以上咖啡牛奶般,需引起警惕。有可能是神经纤维瘤的征兆,需要及时咨询医生。
新生儿斑痣
概率:较为常见,约50%的幼儿有这种胎记。
部位:多位于额头、眼皮、鼻梁、上嘴唇或脖子后方。
特点:多为红色或粉红色扁平斑块,哭泣时更明显。
治疗:大部分新生儿斑痣都会在宝宝几个月或1-2岁时自行消退。脖子后方的持续时间会长一些。通常无需治疗。
蒙古斑
概率:多见于深肤色人种(如亚洲人、非洲人等)。
部位:多位于下背部或臀部。
特点:颜色为棕/灰/蓝色的平坦斑块,看起来像淤青,面积差异也很大。
治疗:蒙古斑对宝宝无害,也不需要任何治疗,通常学龄前就可以自行消退。
较后的小叨叨
大部分胎记出现的原因都是未知的。跟遗传、孕期妈妈吃了什么或做了什么,关系不大。
宝爸宝妈们发现宝宝胎记后,第一时间要做的,就是咨询医生,确定胎记种类(有的要及时治疗,并做好复检)。一旦胎记处出现流血、受伤、发痒或感染等情况,需要立刻就医。
除了生理上的照顾,爸妈们也不可忽视胎记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。
爸妈可以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,向孩子解释胎记,让他明白胎记就像发色一样,都是身体的一部分。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,这很正常。
爸妈对胎记的应对态度和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,所以和孩子一起从容应对吧!